发挥“领军”作用
做出名家风范,更要百花齐放
当四川省文联主席、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、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回想起“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”授牌仪式时,首先浮现在脑海的是:“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。”
陈智林谈首批戏曲名家工作室
什么是“名家”?“我认为是人的名家,人品的名家,自律的名家。”陈智林表示,自己入选首批“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” 的名单,有多重意义,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环境,而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探索和推广模式,他愿意把这个平台看成是一个监督学习、不断探索的实验平台,同时也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,发挥好工作室的引领作用:“希望我们把名家工作室做出名家的风范、风采,同时也希望工作室起到榜样作用,能带动和引领‘后浪’、同仁们齐心努力,传承好川剧。”
榜样引领,名家工作室成立背后期盼的是有更多“百花齐放”。魏明伦、李伯清、刘露、廖忠荣……在陈智林看来,入选首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的艺术工作者,他们本来就是四川文化各领域的领军人物,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,四川名家借助工作室平台传播好四川文化,给全国观众讲好四川故事,从而完成工作室对社会的良性回馈,再汇聚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合力为川剧贡献力量。
智林主演的川剧《草鞋县令》剧照
从平面到立体
看“陈伯伯”讲川剧
陈智林透露了自己工作室的初步设想与工作计划。“总体是希望以更立体的方式,去表达平时较为平面的专业领域的深邃文化。”他打了个比方,比如希望借助抖音等新媒体、多媒体平台,开设“陈伯伯讲川剧”的栏目,用深入浅出的方式,为大家科普川剧知识和川剧经典,让更多年轻人、更多戏剧爱好者认识川剧、了解川剧。
此外,他目前已和新华文轩等达成合作,整理川剧中耳熟能详的伴奏音乐,以专辑的形式进行发表。“其实,我们今天、明天的文化,就是我们对昨天文化的继承和传承,而如今我们最重要的传承,就是把今天的审美带给明天的观众,再带给更多的人去受用、享受、享用。”
陈智林主演的川剧《巴山秀才》剧照
据了解,名家工作室的主要职责首先是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,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坚定文化自信,坚持守正创新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推动戏曲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此外,还要培养戏曲传承及人才,发挥传帮带作用,参与经典传统剧目、折子戏复排,在戏曲创作研究、教育教学实践中传承戏曲技艺。
与此同时,名家工作室还要进行戏曲普及推广,参与戏曲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乡村等活动,组织或参与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演出、讲座、研讨等戏曲普及推广活动。对于研究型专家的工作室,工作室还要负责戏曲创作研究,推动戏曲剧目创作,孵化优秀戏曲剧本,提升戏曲创作质量,开展戏曲理论研究,承担戏曲研究课题,组织戏曲资源挖掘、收集、整理、保护、利用,为戏曲传承发展献言献策,提供参谋咨询、意见建议等智力支持等。